当前位置: 教研组 备课组 四语备课组 教研活动 理论学习 文章阅读
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策略谈

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策略谈

 

 摘要:课堂是开放的,教学是生成的,教学过程是“静态预设”在课堂中“动态实施”的过程。想让课堂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,教师不仅需要精心预设,还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,自如地驾驭调适教学,并即时捕捉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,使生成彰显精彩,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整体提升。
  关键词:预设生成动态资源

 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说:“课堂教学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,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,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。”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。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开放、灵动的,焕发着鲜活的生命气息。如何让生成性课堂更精彩?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谈谈体会。
  一、精心预设———为动态生成奠基搭台
  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精彩的生成往往源于高质量的预设。
  而高质量的预设,是一种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,宽容突发性,促成多样性的预设;是一种能够促进师生积极情绪体验和情感高峰的预设。
  这样的预设,内在包含着生成,是基于精彩生成的预设。
  1、深入研读文本,尊重学生需求。
  新课程备课应从“技术”走向“人文”,把更多时间放在研读文本,研究学生上。教师既要以成人丰富的积累、广博的学识,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鉴赏课文,又要以孩子的视角解读课文,摸清他们独立阅读所能达到的原始高度,还要以教师的专业眼光审视教材,发掘教材教学价值,关注学生真正需要什么。
  如教学《将相和》,传统教学中往往先理解“和”的意思,再讨论为什么“和”?怎样“和”?最后认识廉颇和蔺相如的精神品质。但如此教学,学生始终走不出文本,所得有限。其实,我们还可以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教学的实施,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读这个故事,让学生明白是为了了解历史、认识人物、感悟人生、积淀语言;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目的阅读课文,亲历学习过程。最后学生不仅认识了人物,还思考了历史与人生,积累了语言,提升了语文素养。从生成的角度讲,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当然异彩纷呈。
  2、讲究留白艺术,注重自主学习。
  国画里有句行话:“留白天地宽。”课堂预设不能封闭和僵化,也要讲究留白。教师可以有意对某些教学内容秘而不宣,让学生自己填充,完成被省略的内容;可以创造时间上的空白,给学生以诵读、咀嚼、品味的余地;可以留出教学活动的空地,让学生自主探究、拓展开放,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。如此,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,有的放矢地自由生成。
  如在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的教学中,我按照板块式教学思路设计了三个问题:1、小女孩为什么要点着蜡烛?2、小女孩点了几次蜡烛,每一次都看见了什么?3、结果怎样?这三个问题辐射到整篇文章,有效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。于是,学生满怀探求之心,纷纷开始了主动阅读,课堂气氛活跃,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不时迸射。
  3、多维设计导向,灵活调用策略。
  课堂教学复杂多变,我们在教学前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,出现哪些不同发展方向,要设计多角度、多层次的策略,并进行多种考虑:此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;这一段孩子可能有哪些体会;如果孩子仍不能理解,该怎么办……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,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,收放自如。
  上《草船借箭》一课时,有位教师预计到学生会如此质疑课题:谁向谁借箭?为什么借?怎样借?结果如何?也预计到这些问题都能在初读课文后解决。于是他的预设直奔重点,将组织讨论的问题定在“草船借箭”实为“草船‘骗’箭”上,并作具体设计:如有学生提出此问,则直接组织讨论;如一时提不出,则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。对于该问题的答案或许学生能侧重说出诸葛亮神机妙算;对于“暗示这些箭以后要‘还’给曹操”的答案若学生说不出,则启发他们联系“赤壁之战”作链接思考。这样多维预设及导向,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,又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  二、平等对话———为动态生成推波助澜
  石本无火,相击乃生灵光;水本无华,相荡乃生涟漪。课堂教学只有实现学生与文本、学生与教师的平等交流,并给予学生互相合作探讨的机会,才能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激活学生思维,使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,由预设走向生成。
  1、生本对话,入境动情。
  语文课程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,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,而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与文本充分接触,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,展现体验的丰富性。
  如《惊弓之鸟》中的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,魏王听了更羸的讲述后恍然大悟,虽一句未说但情感却是复杂的。教学时,我问学生:“假如你就是魏王,会怎么想怎么说?”这一问使学生主动进入角色,有的说:“我非常敬佩,你不但箭法好,还善于观察和思考,魏国有你这样的人才,真是我的福气啊!”有的说:“我很惭愧,我的箭法不如你,应该向你学习!”有的说:“更羸你提醒了本王应该好好训练军队,我国的士兵可不能像这只大雁那样胆小脆弱啊!”……学生融于课文情境,既有与课文情感的共鸣,又有独辟蹊径的感受,不同的感悟与体验,不同思维的碰撞,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。
  2、师生对话,彰显生机。
  教学中,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、真挚的爱心倾听学生的声音,关注学生的内心,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与尊重,使学生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绽放思维的火花。
  教学《猫》一课时,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,一名学生说:“我喜欢‘用身子蹭你的腿,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’,因为这句话抓住‘蹭’,通过对猫的动作描写,体现了猫对老舍先生的亲密。”此时,我注意到她手中有本教参,原来这并非她自己的感悟,赞许或批评都不妥,于是我进一步引导:
  师:你知道“蹭”是什么意思吗?
  生:是“摩擦”的意思。
  师:那用“摩擦”代替“蹭”是不是一样?(学生品读比较)
  生:用“蹭”动作更轻巧。用“摩擦”,猫就没有温柔可亲的味道了。
  师:所以“蹭”应该是———
  生:轻轻地、温柔地摩擦。
  师:你们觉得猫这样做是想干什么呢?(学生小手如林)
  生1:用最亲昵的方式和老舍爷爷打招呼。
  生2:想向老舍爷爷表示友好。
  生3:可能想说:老舍爷爷,我很寂寞,你能陪我玩吗?(众人笑)
  师:是啊,他俩就像好朋友,多亲热。老舍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,一个“蹭”字,就蹭出了———
  生:蹭出了猫与人的友谊!蹭出了人与猫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!
  显然,如果没有教师进一步引导品味语言,没有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补充,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表象,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感悟,课堂也无法呈现勃勃生机。
  三、引渡调适———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
  再精心的备课也不能预料到学生所有反应,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“一切尽在掌握中”。在实施预设过程中,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,及时调整预设,使教学成为不断思考、不断调节、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。
  1、随时“升降”预设目标,把唯一变成灵动的创新。
  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,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。当教学发生变化的时候,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,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。
  有位教师在教学《称象》时预设目标是: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,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,学习曹冲爱动脑筋、善于思考的品质。在教学中,有学生提出他有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,就是让曹操手下的兵站到船上,再算出他们的体重,这比搬石头方便、省力得多。教师对学生敢于超越,勇于创新的精神予以赞赏,而预设目标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,添入了灵活、创新的成分,提升了目标水平,即时生成、丰满了。
  2、即时“变奏”课堂流程,把兴趣变成探究的源泉。
  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。教学中应有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,引发他们的积极探索,刺激他们征服困难、解决问题的决心。
  在教学浙教版课文《在大熊猫的故乡》时,我刚出示课题,就有学生窃窃私语:“我看到过大熊猫,它可爱极了!”“大熊猫是我们的‘国宝’!”“大熊猫喜欢吃……”孩子们的兴趣显然集中在“大熊猫”上,于是我“顺其自然”,调整了教学流程:
  1、交流资料:交流课前搜集的大熊猫资料,谈谈你对大熊猫的了解。
  2、读悟文本:从文中找出描写熊猫的语句,体会熊猫的可爱和语言的精妙。
  3、探究提炼:大熊猫的悠闲舒适和它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?
  4、整合表达:以“保护熊猫,爱护大熊猫的故乡”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。
  这样抓住兴趣点,依靠积极的动机和课外教学资源,逐步推进课堂教学,既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感受了大熊猫和它的故乡,也体悟到了文本语言的精妙,激发了环保意识。
  3、及时“增减”教学环节,把尴尬变成美丽的收获。
  教学环节可以预设,但若一味按固定环节实施教学,必定落入机械沉闷的泥潭。在实施教学方案时,我们要根据学生学情及课堂环境的变化,对预定环节进行调整,促进学生发展。
  如在教学《忆江南》一词时,我发现由于学生预习充分,已初步掌握词意,为避免“为教而教”的尴尬,我舍弃了“明意悟情”的教学环节,在介绍词的相关知识后,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探究的方式:空间智慧强的学生选择为词配画,语言智慧强的学生选择改写,音乐智慧强的学生配上旋律来唱词,在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学习个性的基础上再稍作点拨指引,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词意词境,还丰富了学习感受,体验了学习乐趣。
  4、适时“拓展”教学内容,把资源变成升华的情感。
  适时而适度的拓展是生成的重要方法,教师可围绕学习目标,结合文本内涵、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拓展教学内容,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启发学生思维,实现知识迁移,升华情感体验。
  如教学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一课时,为了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,上课伊始,我出示了旧中国贫穷落后、任人欺凌的文字图片资料,为解读课题内涵,扫清阅读障碍奠定了情感基础。学完课文,我又补充了周恩来发奋读书,赴日求学的阅读资料,让学生感受周恩来少年立志,报效祖国的可贵品质。最后又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,通过谈读书目的,激发报国之情,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。如此教学,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,在行动中努力落实,真正达到目标。
  综上所述,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,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,依循学生认知情况、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,以灵动的教育机智即时调整教学进程,随时处理生成信息。让“动态生成”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,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迎来“有心栽花”的繁花似锦,“无意插柳”的岸柳成荫,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整体提升!

教师登录
版权所有: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苏ICP备10052206号-1  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
主办单位: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
学校地址: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大通东路
今日访问量,总访问量